翰林院是什么,翰林院编修又是什么?

翰林院匾额

从一个翰林院的编修一下升任杭州知府,又蒙严世蕃在严府召见,高翰文心中除了些许欣喜之外,更多的还是一些隐隐的忐忑。

《大明王朝1566》第五章高翰文出场。提到高翰文原来就职于翰林院,职位是编修。那么“翰林院”是什么,“翰林院编修”又是做什么的呢?

始于别院

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五年,即公元622年,设立了由各种有才能人士供职的官署,称为“别院”,是为翰林院的前身。除文学人才外,医卜、方伎、书画、甚至僧道等皆可入选,主要是供皇帝游乐消遣的机构,史称“翰林初置,人才与杂流并处”。

所谓“别院”,就是正宅之外的宅院。可以看到在唐高祖年间,翰林院的前身还不具备政治作用。

起于北门

到了唐高宗的时候,表面上是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执掌朝政,但由于高宗身体状况越来越差,实际上是由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来处理军国大事。为了能够驾驭整个国家机器,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,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工具。在公元666年,武则天从左、右史和著作郎中,物色了一批才学俱佳的文人学士。这批文人学士被特许从玄武门出入禁中,而玄武门位于皇宫的北门,因此当时的人又称之为“北门学士”。

武则天建立的“北门学士”,名义上是修撰著作,实际上是她的智囊班子,武则天密令他们参决朝政,“以分宰相之权”。这批“北门学士”组成的智囊班子,为武氏造舆论、定主意出了很大的力。这个时候,这些学士还是以“智囊团”的身份间接参与朝政。

独立学士院

唐玄宗遴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,起草诏制,初称翰林待诏,为“等待诏见”之意,有张说、陆坚、张九龄等。后来改称翰林供奉,翰林院因此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。

开元二十六年(公元738年),玄宗另建翰林学士院,将文学之士从杂流中分出,供职者称翰林学士,简称学士。翰林学士院是负责起草诏命、参预机务的枢要部门。可以看出,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,翰林学士就能够直接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决策之中。

唐朝之后翰林院的发展

唐朝之后,翰林学士院的政治地位经历过“两高三低”的变化。五代十国时期,武人得势,翰林势力大降。宋朝后翰林院结构得到规整,与科举制度的关系亦确立下来,权力达到唐以后第一次高峰。辽、西夏、金、元时期,虽仿效唐宋建立翰林院,以笼络汉族文人,但实权很少,辽朝更是将翰林院、国史院合并。

明朝初期,翰林院恢复唐宋时的地位,达到第二个高峰。永乐朝之后,翰林院被内阁代替,逐步远离政治,成为撰修书史和起草一般文书的普通机构,但作为养才储望之所,翰林地位清贵,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都从此而出。清朝时,翰林的地位并无变化。清末的政治改革,以学校教育代替科举制度,使翰林院逐渐没落。清朝灭亡后,翰林院不复存在。

明代翰林院的建制与职责

明初仿元制,翰林院被称为翰林国史院。其品级不高, 低于前代翰林院甚至同代的同类机构,但是靠近权力中心,是专属于皇帝的重要的中央秘书机构, 直接为皇帝 提供服务,因而备受皇帝重视。

翰林国史院由以下组成:

(1)正官,包括学士一人,正五品;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各二人,从五品。学士负责撰写、详正文书,考议制度等,同时备天子顾问。

(2)属官,包括侍读、侍讲各二人,正六品。侍读、侍讲负责为皇室成员讲读经史。

(3)史官,包括修撰,从六品;编修,正七品;检讨,从七品。修撰、编修、检讨等负责撰修实录、玉牒、史志诸书等。

(4)庶吉士,没有品级,也没有定员。

翰林院编修

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、史书纂修、经筵侍讲,实际上,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,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。

裕王立刻转问张居正:“新任杭州知府是谁,定了没有?”
张居正:“他们早定了,是严世蕃的门生,翰林院的编修高翰文。”
裕王:“是不是上一科的探花那个以理学后进自居的高翰文?”

书中提到高翰文是上一科的探花。在明朝,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为三甲。一甲仅录取三人,依次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其中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,榜眼与探花则授官翰林院编修,也即书中高翰文的情形。

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书中,以内阁高拱的履历来讲,“高拱,字肃卿,新郑人。嘉靖二十年进士。选庶吉士。逾年,授编修。穆宗居裕邸,出阁请读,拱与检讨陈以勤并为侍讲。…累迁侍讲学士。”、“四十一年,擢礼部左侍郎。寻改吏部,兼学士,掌詹事府事。进礼部尚书,召入直庐。四十五年,拜文渊阁大学士,与郭朴同入阁。”

可以看到,高翰文所在官职编修也是一个未来大有前途的官职。

从一个翰林院的编修一下升任杭州知府,又蒙严世蕃在严府召见,高翰文心中除了些许欣喜之外,更多的还是一些隐隐的忐忑。

高翰文经严世蕃升任杭州知府,其中“杭州知府”是四品官,而“翰林院编修”和海瑞任职的淳安知县一样,都是正七品,因此确实一个很大的官职升级。